2020年,常州市汽车产业集群强势崛起,成为全市第一个踏上千亿元级平台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就成功登上千亿元台阶。
2021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幅超过60%。其中,新能源整车产量及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倍增,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最新出台的《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规划》不仅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产业建设明确了“路线图”,也为常州成长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冲劲最强的城市注入信心和动力。
“十三五”时期,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汽车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1.0%,居全省前列,成为引领全国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高地。
数据显示,2020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300余家,实现产值千亿元,在省内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比23.8%,居全省第2位;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约3.6万辆,省内占比37.5%,居全省第2位;动力电池产业产值超270亿元,居全国第2位。
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迸发出巨大活力,产业配套有着突出的优势。
整车特色明显
2021年,理想汽车理想ONE继续稳居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首位、新能源SUV市场第2位;比亚迪常州工厂定位华东乘用车制造基地,即将量产王朝系列、海洋系列畅销车型。
动力电池产业全国领先
全市已集聚动力电池产业相关规上企业50余家,基本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全市动力电池已建产能85.5GWh,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其中,江苏时代已成为宁德时代总部以外最大的子公司,中创新航、蜂巢能源跻身全国动力电池市场第3位和第6位;当升科技、贝特瑞、紫宸科技等关键部件领域的国内头部企业均在常州设立研发中心或制造基地。
关键技术持续突破
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创新航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常温循环寿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蜂巢能源无钴电芯单体能量密度、纳米网络化包覆技术等实现自主突破;当升科技(常州)高镍正极材料国内领先;常州星源涂敷隔膜厚度、拉伸及穿刺强度等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充电设施龙头引领凸显
万帮数字能源围绕充电基础设施打造的“星星充电”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私人充电服务商和私桩共享平台商,拥有超百万高频用户,日均充电量超1200万度,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并为60多家整车企业提供安装服务。
车灯照明拥有国际化竞争力
全市集聚的50多家重点车灯照明企业中,涵盖各类车用灯具及高性能智能视觉产品。其中,星宇车灯作为国内首家上市车灯照明企业,为奔驰、宝马、奥迪等国际知名品牌配套服务。
内外饰件保持国内领先优势
全市拥有内外饰件重点企业30余家中,其中新泉股份重卡内饰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乘用车内饰市场连续4年同比增长超50%;江苏旷达座椅面料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首位。
创新载体不断丰富
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以及众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万帮数字能源已建成省级智慧能源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创新航牵头筹建省级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
《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两中心、多集群”的产业发展定位,在新能源整车、动力及储能电池、充(换)电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程,进行保障新能源整车的本地化配套能力建设的一系列工程建设,构建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 上一篇: 威马汽车在新的一年,给用户带来诸多驾乘新体验
-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进入专属保险时代
发表评论